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页面探讨条目模板主题相关议题;与条目是否符合中立的观点有关的问题,亦可在此探讨。


请注重礼仪、遵守方针与指引,一般问题请至互助客栈其他区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发表前请先搜索存档,参考旧讨论中的内容可节省您的时间。
公告栏
# 💭 话题 💬 👥 🙋 最新发言 🕒 (UTC+8)
1 提问:末任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一级行政区行政首长列表是否应即时撤销FL资格,而不用再跑一趟重审流程? 1 1 Jimmy-bot 2024-09-17 16:14
2 关于美国常见地名Athens和Vienna的翻译方法 17 6 微肿头龙 2024-09-12 08:15
3 对于中华民国政府机构条目 Infobox 是否加官方英文名称 21 9 Ericliu1912 2024-09-15 18:31
4 此分类是否合适 9 4 HanTsî 2024-09-16 02:16
5 关于北京西站、北京南站、清河站的地铁站部分 12 6 Hat600 2024-09-16 18:06
6 请求对 template 增加或调整参数 3 2 Kcx36 2024-09-08 20:00
7 为什么有的中国大陆人物条目会这样开头? 28 13 静魔魔女 2024-09-15 11:54
8 “国民党 (菲律宾)”“国民党 (马耳他)”“国民党 (南非)”等条目标题 79 13 自由雨日 2024-09-17 22:11
9 Category:孔子后裔的条目,需要限定范围吗? 14 6 Shizhao 2024-09-13 10:33
10 海外日本裔的日式姓和名如何翻译? 4 3 The Puki desu 2024-09-14 01:16
11 香港沦陷的重定向、消歧义、中立性 19 8 Ericliu1912 2024-09-17 17:51
12 1月1日至12月31日等数百个条目的内容议题(内部链接/引用/字词使用) 1 1 Rastinition 2024-09-15 07:47
13 能否援引维基百科:扰乱性编辑的论述处理法轮功相关条目和其编写者? 1 1 The Puki desu 2024-09-17 00:02
14 乌克兰地名中乌语译名的用法 14 5 TuhansiaVuoria 2024-09-18 01:20
发言更新图例
  • 最近一小时内
  • 最近一日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内
  • 逾一个月
特殊状态
已移动至其他页面
或完成讨论之议题
手动设置
当列表出现异常时,
请先检查设置是否有误

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议题

以下讨论需要社群广泛关注:重新整理

传记

Talk:太公望 § 建议更名:“太公望”→“姜太公”

太公望” → “姜太公”:
我提议,参照王阳明郑板桥的改名事例,将标题“太公望”更名为“姜太公“”。
以下为更名的理由:
1.中国社会科学文库、百度指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nki等网站平台的搜索结果和搜索数据显示:姜太公是专家和大众常用的通名。而姜子牙仅常用于大众之中,太公望仅常用于先秦文献之中。
2.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里边,有收录吕望、姜太公两个条目,唯独没有收录太公望条目。
3.多数维基百科都基于命名常规的原则,采用姜子牙作为条目标题。而本条目的命名从始至终都无视了命名常规的规定。(当然,这不意味着我支持“姜子牙”这一标题。) --向史公哲曰留言) 2024年8月30日 (五) 14:14 (UTC)

以下是数据论证:
1.谷歌趋势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新马地区;姜太公的搜索频率比太公望要高,而在日本、韩国;太公望的搜索频率比姜太公要高。不过从总体数据上来看,太公望的搜索频率比姜太公要高很多,这可能与维基百科有关。
2.百度指数的搜索指数显示,太公望的搜索日均值为241、姜太公的搜索日均值为416;百度指数的信息指数显示,太公望的信息指数日均值为156,姜太公的信息指数日均值为27243。
3.中国社会科学文库的搜索结果显示,姜太公有834个搜索结果、姜子牙有519个搜索结果(相当一部分为文艺作品的结果)、太公望有508个搜索结果。
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的搜索结果显示,姜太公有159个搜索结果、姜子牙有130个搜索结果(有多数为文艺作品的结果)、太公望有15个搜索结果(其数量甚至赶不上姜尚)
5.cnki的搜索结果显示,姜太公有819个搜索结果,姜子牙有595个搜索结果(相当一部分为文艺作品的结果),太公望有163个搜索结果(其数量略逊于姜尚)
6.读秀的搜索结果显示,姜太公有69212个搜索结果,姜太公有50825个搜索结果,太公望有21641个搜索结果(其数量略逊于姜尚)
7.华艺线上图书馆的搜索结果显示,姜太公有400个搜索结果、太公望有229个搜索结果、姜子牙有204个搜索结果。--向史公哲曰留言) 2024年8月30日 (五) 14:42 (UTC)

Talk:徐少强 § 图片

今天传主传出逝世消息,留意到人物信息模板的图片临近编辑战,故发起讨论。个人认同@Will629认为云飞扬为最具代表性角色,而@Gnonich认为用图并非只讲代表性,未知选用《金玉瑶》剧照有何具体理据?--Factrecordor留言) 2024年9月15日 (日) 12:54 (UTC)

经济、贸易与公司

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历史与地理

Talk:南大街 (哥本哈根) § 丹麦语地名通名Boulevard的通用中文译名

Google翻译似乎是“大道”。另外“街”是alle。--—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8月10日 (六) 02:58 (UTC)

Talk:保尔·汉宁森广场 § 丹麦语地名通名Plads的中文通用译名

Google翻译似乎是“地方”(中文)、“space”(英文)。此外,人名“保尔·汉宁森”只有五个字,根据《征求意见稿》似乎不需要加间隔号?--—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8月10日 (六) 03:12 (UTC)

Module talk:CGroup/UA toponyms § 单向转换规则的疑问

请大家关注一下乌克兰地名转换组里的单向转换规则。以前我没有关注这个转换组,其讨论页里现在还没有任何讨论,所以不知Eric君宣称的“都是社群较有共识应统整罕见译名的例子”是如何得来的。之前及知道现在的各种讨论都是关于“条目命名”,而非条目内容里在编辑者可能不知情的情况下是否需要把某个/某些译名强制转换成另外一个所谓的权威译名。而当编辑者知情的话,其会手动阻止转换。基于这种单向转换有限制言论自由的嫌疑,其制定需要有极其充分重要的理由才行。请各位参与讨论。为了方便起见,我将对每个地名单独分段讨论。@Ericliu1912 @MykolaHK @The3moboi @Y. Sean @Hierro @ITZQing @微肿头龙 @TeddyRoosevelt1912 @超级核潜艇 @BigBullfrog--万水千山留言) 2024年9月1日 (日) 19:07 (UTC)

Talk:玻利维亚行政区划 § 行政区划单位的译名

感觉现在玻利维亚行政区划的有关条目有点乱。两个级别的departamento和provincia的各个条目均译为“省”。在概述条目里被称为一级省和二级省这样的怪怪名称。有谁愿意去主导讨论并去修改维护一下?--万水千山留言) 2024年9月2日 (一) 07:38 (UTC)

Talk:满族 § 明显不合理的所谓“稳定版本”

编者@Šolon以单纯“稳定版本”为由,直接回退了我的所有编辑。然而,该“稳定版本”存在明显的问题:《产业与生活》一节包含《经济》与《生活》两大部分,但《经济》空空如也,全然没有任何内容(我的原编辑正是移除这个空头标题);“满族是一个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的民族”“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礼节式样较多”等语句显然直接违反格式指引《不要华而不实》。另邀请@向史公哲曰参与讨论。--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2日 (一) 08:23 (UTC)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 § 修订MOS:CS4D的指定样式表以允许使用“清朝”指代清国籍

今年2月,Wengier修订用于Wikipedia: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的{{指定样式表}},在清朝样式中加入{{QIN-1862}} 清朝)、{{QIN-1889}} 清朝)、[[清朝]]清朝)三种样式。原先样式表只有“大清”二字,修订后允许使用“清朝”二字。我认为这笔修订应该走公示程序,因此回退并在此重新提出。先前讨论见Talk:清朝#关于清朝相关称谓。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9月14日 (六) 00:12 (UTC)

Talk:重庆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 批次关注度

@雪雨星风日期20220626红渡厨猫猫的日记本Sheminghui.WU自由雨日FreeePediaNostalgiacnZhenqinliATannedBurgerEricliu1912Luwai2366如沐西风TimWu007YFdyh000原名为“重庆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共两批。因第二批暂时缺乏二次来源,现改为“重庆市第一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大家有何意见?--Factrecordor留言) 2024年9月14日 (六) 10:12 (UTC)

语言及语言学

Talk:博亚诺语 § 《Numeral System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上的译名能否使用?

@Easterlies我注意到您依据《Numeral System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移动了这个条目,但是,该网站作者Eugene Chan (linguist)英语Eugene Chan (linguist)声明“未经本人电邮及书面授权,不得复制中文译名,不得用任何形式,包括: 转载,网络链接等盗取本网站内任何资料”[1],所以我有些担心这上面的译名能不能用。--CuSO4 · 龙年大吉 2024年8月1日 (四) 12:07 (UTC)

Talk:恩昆比语 § 征求意见:“恩坤比语/Nkhumbi语”条目的命名

此条目创建时名为“恩坤比语”,该译名见于一部正式出版的小说。之后本人将条目移动至“Nkhumbi语”,并表明自己认为原标题不利于识别和检索。主编与本人之间的争论仍在持续。--CuSO4 · 龙年大吉 2024年8月25日 (日) 05:09 (UTC)

Template talk:Lang-ru § 编辑请求

参考{{lang-ar}},增加俄语罗马化的内部链接,原因中文大多数读者不懂俄语/斯拉夫字母/俄语拉丁字母转写。

效果测试用例

至于非使用拉丁字母的阿拉伯语和俄语是否需要恢复内部链接,可以需要重新讨论一下。--Kethyga留言) 2024年8月31日 (六) 11:11 (UTC)

数学、科学与科技

Talk:暖气 § 暖气、供热系统、中央供暖系统、暖炉

已建议将首两条目合并,而现时暖炉重定向至此,不过明显应自立条目。中央供暖系统极短,应从此条目搬些内容过去。--惣流·明日香·兰格雷不姓 2024年8月14日 (三) 10:47 (UTC)

Talk:排卵监测 § 希望可以将此条目移动到Fertility awareness

此条目可能的中文名称如下:

  • 生育意识(算是Fertility awareness直译,不过是原创翻译,而且根据名称看不出是和助孕/避孕有关的方法)
  • 排卵监测(目前使用的名称, 但其英文没有ovulation, 不容易对应,而且也无法确定排卵监测说的就是Fertility awareness)
  • 生育能力项目生育法(之前一度想使用的名称,好像也没有相关的来源)
据我所知,此条目在医学界也没有固定的中文名称,因此想移回Fertility awareness--Wolfch (留言) 2024年9月4日 (三) 12:21 (UTC)

媒体、艺术与建筑

Talk:非真实感绘制 § 2012年8月

这个词条翻译成去真实感渲染会不会更好些?“非真实感绘制”听起来不太本土。 Tanabi留言) 2012年8月4日 (六) 08:49 (UTC)

Talk:李坤城 § 就创建消歧义页征求意见

李坤城(音乐人)的google搜索结果约409,000项,李坤城 (立委)google搜索结果约297,000项,两者常用度没有明显差异,是否创建平等消歧义更佳?--Cmsth11126a02 (留言) 国民党的正确名称是大陆国民党! 2024年7月12日 (五) 12:20 (UTC)

Talk:翡翠台电视剧列表 (2020年代) § 关于播出与待播出列表的意见

  • @Pyruvate,若有来源应直接放于条目内容中,不必放于编辑摘要。
  • 那些发表小道消息的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非官方账号,并非维基接纳的可靠来源。
  • 对于未发生(未正式播出)的电视内容,我主张采取严格的态度。对维基来说,当然什么都应该有来源,但我不是那么执著规则,为法律的存在而去执法的人。之所以有此取态,是因为我知道这些维基条目是在维基外受到关注的,真会影响读者的。一个已发生的事实,若然写错了,不少人会知道并予以修正,所以我没那么着紧;但一个未发生的小道消息,就很少人敢去处理,只会造成不必要的疑惑;而事实上TVB剧集条目被写上明显或不明显恶作剧内容,屡见不鲜,活跃编者也大多不尊重维基的方针。因此我主张严格对待,即来源必须来自主流传媒或由电视台官方公开发布,没来源的内容想也不用想立即删除,甚至作破坏论,增加半保护的机会(减低IP用户随意编辑的机会),唯有这样才能有助养成放来源的习惯。
  • 对于尚未播出但已有较可靠播出消息的剧集,如8月31日的恋上西沙,我认为预计播出日期还远的一律留在“完成拍摄”列表,可在备注一栏写上预计播出日期及来源。至预计播出日期一星期前才开始移至播出列表。因以往曾有官方临时更改播出项目的先例。副知@Rastinition@Manchiu

--Factrecordor留言) 2024年7月13日 (六) 10:46 (UTC)

政治、政府与法律

Talk:李坤城 § 就创建消歧义页征求意见

李坤城(音乐人)的google搜索结果约409,000项,李坤城 (立委)google搜索结果约297,000项,两者常用度没有明显差异,是否创建平等消歧义更佳?--Cmsth11126a02 (留言) 国民党的正确名称是大陆国民党! 2024年7月12日 (五) 12:20 (UTC)

Talk:中华民国 § 国家->政权?

在查阅维基百科时常见这样的描述:

关于曾在国际上广泛代表中国,现今多通称为台湾的政权,请见“中华民国”。

那么,本条目序言的“民主共和”改为“民主共和政权”或是“民主共和国家政权”会不会好一点?同样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ZeehanLin留言) 2024年8月21日 (三) 18:56 (UTC)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 § 修订MOS:CS4D的指定样式表以允许使用“清朝”指代清国籍

今年2月,Wengier修订用于Wikipedia: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的{{指定样式表}},在清朝样式中加入{{QIN-1862}} 清朝)、{{QIN-1889}} 清朝)、[[清朝]]清朝)三种样式。原先样式表只有“大清”二字,修订后允许使用“清朝”二字。我认为这笔修订应该走公示程序,因此回退并在此重新提出。先前讨论见Talk:清朝#关于清朝相关称谓。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9月14日 (六) 00:12 (UTC)

宗教与哲学

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社会、体育运动与文化

Talk:李坤城 § 就创建消歧义页征求意见

李坤城(音乐人)的google搜索结果约409,000项,李坤城 (立委)google搜索结果约297,000项,两者常用度没有明显差异,是否创建平等消歧义更佳?--Cmsth11126a02 (留言) 国民党的正确名称是大陆国民党! 2024年7月12日 (五) 12:20 (UTC)

Talk:Twins SPIRIT Since 2001 Live § 最近新增内容

因为已经临近3RR,请@薏仁将阁下以及@Klkh阁下前来讨论,谢谢。--提斯切里留言) 2024年8月25日 (日) 07:31 (UTC)

Talk:屏东客运 § 有关是否要列出屏东客运路线的问题,请大家先讨论吧,谢谢

@鐵路1台南賴哥有关是否要列出屏东客运路线一事,已有编辑战的情形。请大家先讨论吧,谢谢--Wolfch (留言) 2024年8月31日 (六) 12:42 (UTC)

提问:末任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一级行政区行政首长列表是否应即时撤销FL资格,而不用再跑一趟重审流程?

[编辑]

关于美国常见地名Athens和Vienna的翻译方法

[编辑]

最近创建了雅典 (田纳西州),是1946年雅典之战英语Battle of Athens (1946)发生地,但是被其他编者改名为阿森斯。关于美国常见地名Athens,是应该翻译成“雅典”,还是音译为“阿森斯”?可以参见:雅典 (消歧义)阿森斯,还有类似维也纳 (消歧义),音译应该译为“维埃纳”吗?是否需要统一?--Aronlee90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09:51 (UTC)[回复]

《乐词网》译成雅典维也纳,所以至少台湾如此翻译。若要创建繁简转换,需要提供其他地区不同翻译的可靠来源。--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4:59 (UTC)[回复]
乐词网好像只是写了“外国地名译名”,并未说是美国地名(还是我不会看)?《世界地名翻译大词典》标注希腊地名Athens为“雅典”,美国地名Athens为“阿森斯”。另外同本词典标注美国地名Vienna为“维也纳”,所以此地名译名无争议。--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3日 (二) 00:35 (UTC)[回复]
要点进去看该条结果,说是美国地名(另一条说是加拿大地名)。--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9月3日 (二) 01:18 (UTC)[回复]
那场战争的中文名就叫“雅典之战”吗?我只是根据工具书的建议移动。--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3日 (二) 00:28 (UTC)[回复]
那个冲突我目前没有看到比较官方的说法,但是坊间包括网上论坛谈论一般都直接说“雅典之战”了,说“阿森斯之战”显得有些古怪。一般提到该事件都会说明是1946年的美国,因此不会和希腊雅典混淆。--Aronlee90留言2024年9月3日 (二) 01:31 (UTC)[回复]
我想症结点在于新大陆沿用来自不同语言的旧大陆地名,需不需要改译?我个人感觉是不需要的,除非真有一个官方/习惯的译名确定,例如荷兰的泽兰在英语里基本翻译成西兰了。--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9月4日 (三) 06:51 (UTC)[回复]
如果没有任何词典收录相关地名,可以沿用旧大陆地名译名,但如果收录了就直接跟着就行了(仅讨论大陆地区词)。--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4日 (三) 07:05 (UTC)[回复]
我瞎猜够常用的地名就会习用原汉语翻译,不够常用就会按各地语言因地制宜。——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9月4日 (三) 12:49 (UTC)[回复]
总之我不建议创建繁简转换,这种情况就在首段并呈两个名字就好。至于条目名,谁先就谁优先吧。--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9月8日 (日) 14:17 (UTC)[回复]
美国田纳西州的en:Athens, Tennessee,未确定来自希腊的雅典。--Kethyga留言2024年9月8日 (日) 14:23 (UTC)[回复]
经过一番考究后,我认为应该全部使用“阿森斯”。理由如下:
1. 台湾方面也有使用“阿森斯”(中央社:[1][2];中时:[3];自由时报:[4]等等)。而且我发现乐词网的许多译名在台湾都没什么人用的,比如地名Freedom被乐词网翻作“夫力敦”,但是那个使用量惨不忍睹[5]。对于Athens这个地名,本人有点怀疑乐词网是否可以作为台湾用词的依据。而大陆地区词肯定就是“阿森斯”没有疑问。
2. 如Kethyga所说,有些地名并不明确就一定源自希腊的雅典(当然有极大的概率就是)。
3. 这个理由可能比较没有参考价值:其他语言也都是转写了英语的Athens,而没有使用各自语言中对雅典的称呼。--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8日 (日) 14:53 (UTC)[回复]
我对于“常凯申”式的翻译不敢苟同。--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23:17 (UTC)[回复]
“常凯申”式(及“门修斯”式)翻译是指把本民族的事物用外语再翻译一遍,显然Athens不属于此情况,请不要瞎比喻。另外这也表明阁下不熟悉译名的运作。译名一向是不同语言不同译法(港台可能比较习惯唯英语论,但这是不对的)。你之所以会把英语的“Athens”译作“雅典”纯粹只是因为我们熟悉英语而英语如此称呼希腊的雅典。如果有个俄国地名叫“Afiny”,我想不会有人把它称做“雅典”。而且我上面也指出了台湾也用“阿森斯”,如果你不认同我的搜索结果请提供反驳理据并证明那不是台湾常用名。--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23:34 (UTC)[回复]
我是指盲目音译而不考虑该英文是否已有知名译名。例如剑桥_(马萨诸塞州)大陆译作“坎布里奇”就是盲目音译另一例子,罔顾英文Cambridge早有知名译名“剑桥”,懂英文的读者见“剑桥”即知原文是Cambridge,这是尊重知名译名的好处。你若主张台湾常用名是“阿森斯”,举证责任就在你。--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9月11日 (三) 15:38 (UTC)[回复]
这两者的区别,是前者两地名均属英文,可以沿用;后者之“Athens”,则恐已非取自希腊文原文,而是其英文转写,不可一概而论。——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9月11日 (三) 17:13 (UTC)[回复]
@Happyseeu1. 美国地名Cambridge在2008年出版的《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和2017年出版的《世界地名译名词典》也是“剑桥”,只有人名才是“坎布里奇”。条目内的那个《英汉大词典》属于过时资料,看来你都没查清楚就来发言。
2. 我上面好像已经附上一大堆台湾媒体的链接,相信已经举证清楚,你是没看见吗?还是你认为不够具有代表性?--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12日 (四) 00:15 (UTC)[回复]

对于中华民国政府机构条目 Infobox 是否加官方英文名称

[编辑]

MOS:LEADLANG未规定在以有官方外文名称的情况下是否在 Infobox 增加英文名称,敝人在此留言寻求更多维基人的意见。-- lauid 2024年9月5日 (四) 04:33 (UTC)[回复]

(+)支持:中华民国政府机构条目如:行政院内政部中华民国总统府... 均在 Infobox 写有中文名、国家语言机构名、官方英文名称。--lauid 2024年9月5日 (四) 04:38 (UTC)[回复]
@Lilauid内政部链接错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5日 (四) 05:01 (UTC)[回复]
已修改--lauid 2024年9月5日 (四) 06:36 (UTC)[回复]
(*)提醒行政院并没有标记英文。--Kenny023留言2024年9月5日 (四) 08:59 (UTC)[回复]
谢谢您:已扩充--lauid 2024年9月5日 (四) 09:13 (UTC)[回复]
(-)反对:Lilauid阁下开这个讨论的原因是国民大会条目英文名称标记问题,见User talk:Kenny023#于国民大会条目的编辑争议,个人对此的意见还是持原来撤销时在编辑摘要说明的立场:“没有这种说法,再重申一次中文名词不加外文这是常识”、“中文专属名词不加外文”,另外,类比台湾“国民大会”(已不存在)功能相近的机构中国大陆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同样没有标记外文。此外在这里转载@自由雨日君在个人讨论页中的部分留言“这确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之前已有过多次讨论。序言章节根据《MOS:外语名称》应该是有明确共识不标外文的,但(在有官方外文名称的情况下)信息框标不标似乎确实没有明确共识(但据我观察,认为“不用标”的编者明显更多,所以Kenny023的撤销是没有大问题的)。”,我个人认为不用标。但个人对已有的台湾小部分政府机构标记外文名称不会刻意删除,个人认为由于各种因素,想得到一个明确无异议的共识似乎很难形成,但个人希望求同存异。谢谢。--Kenny023留言2024年9月5日 (四) 06:52 (UTC)[回复]
(*)提醒:此讨论是关于中华民国政府机构(无论是否存在,是否在运作)条目的 Infobox 是否加外文名(若有官方名称),请各位维基人注意不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机构条目混淆。--lauid 2024年9月5日 (四) 08:44 (UTC)[回复]
中华民国内政部条目为例,infobox列出十余个原住民语的名称,那再加一个英文名称并不违和。究其原因,中华民国政策是尊重多元文化的多种语言,而非汉语中心,因此政府机构名称以多种语言表述。中文维基百科在中华民国政府机构条目保留中华民国政府机构的特色并无问题;如果要刻意违反中华民国政府提倡的原则,则要提出更有说服力的论述,否则只是为反对而反对。--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9月5日 (四) 15:00 (UTC)[回复]
那要按照台湾提倡的尊重多元文化的做法那是不是要加上日语部门名称?(台湾在日本统治时期曾使用日语作为官方语言)并且英语并不属于中华民国的官方语言之一原住民语言、客家话、闽南语和闽东语是这则是官方语言。----甜甜圈 2024年9月5日 (四) 15:16 (UTC)[回复]
(+)倾向支持:一些领域的条目有明确共识不为中文事物信息框加任何外文名(比如《MOS:电子游戏》明确强调“原生中文游戏无需标注外文译名”)。但我个人对外文名标注持宽容态度,《中国大百科全书》会为几乎所有条目标注外文(绝大部分是英文),不论其是否和非中华文化相关。故在未有共识的领域,我倾向支持标注外文。--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5日 (四) 15:16 (UTC)[回复]
在这个问题下顺便问问,中国共产党条目 Infobox 是否加官方英文名称?--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9月11日 (三) 11:39 (UTC)[回复]
大陆政府机构的Infobox按照其编辑惯例,不会有英文名称。
参见:Template:Infobox PRCG
--- lauid 2024年9月11日 (三) 12:17 (UTC)[回复]
因为是cpc还是ccp确实是一个问题点来着的。--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9月11日 (三) 14:15 (UTC)[回复]
(*)题外话:CPC或CCP只是不同的语序,实际上两个缩写的意思都是一样的。若一定要决定哪一个简称才是比较官方的,就需要去查看其网站或公文。--- lauid 2024年9月11日 (三) 14:24 (UTC)[回复]
我个人倾向支持加官方英文名称。不过诚如楼上lauid君所言,得和相关编者达成共识才可以。--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1日 (三) 12:26 (UTC)[回复]
(+)支持可加入英文名称。搜了很多中华民国的政府部门网站,除非只有中文版的较低级部门,凡有其他语文版本的必有英文版,外事相关部门和文化部会有多种语文,诸如行政院、国防部、卫生福利部、交通部、经济部等都只有中英两版本。而且还留意到很多部门网站都设有双语词汇对照表(中&英),google中华民国+双语词汇就一目了然。纵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吹起去英文影响力的风潮,要褪去英文国际地位的痕迹还很遥远,遑论其他地区。维基百科应反映习惯,非领头改变习惯。--Luwai2366留言2024年9月12日 (四) 09:15 (UTC)[回复]
(※)注意:“纵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吹起去英文影响力的风潮”:请勿在此发表与议题无关的个人观点。--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2日 (四) 09:22 (UTC)[回复]
这不是投票:请各位维基人注意,维基百科注重“共识”,而不是哪一方的支持人数。讨论方向应为寻找最大公约数,以达成“共识”。
--- lauid 2024年9月12日 (四) 09:36 (UTC)[回复]
这些组织不以英语为官方语言,且名称不是翻译自英语,就没必要添加英语,已添加的也都应移除。--绀野梦人 2024年9月14日 (六) 09:10 (UTC)[回复]
我总觉得这个还是编者偏好吧,毕竟多数政府机关网站衔称均为中英文名称并列,所以事实上沿用也非不合理,但英文确实又算不上正式的国家语言。——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9月15日 (日) 10:31 (UTC)[回复]

此分类是否合适

[编辑]

Category:各国国家队运动员这个分类下,包括了一些明显不符合该分类的子分类,如香港、苏格兰这种情况,这样的分类是否符合维基的要求?--Aronlee90留言2024年9月6日 (五) 06:59 (UTC)[回复]

或可以考虑重命名分类为各代表队运动员--重庆轨交18留言2024年9月8日 (日) 11:59 (UTC)[回复]
难道真的会有人想把Category:香港奥运运动员的母分类从Category:各国奥运运动员改成Category:中国奥运运动员吗?(四年前怎么没去做这件事?Category:香港篮球代表队球员Category:香港足球代表队球员难道会分别属于Category:中国国家篮球队运动员以及Category:中国国家足球队运动员的子分类吗?--HanTsî留言2024年9月9日 (一) 06:23 (UTC)[回复]
似乎体育方面情况向来较为复杂,基本上是以“代表团”而非国家为主体。——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9月15日 (日) 10:32 (UTC)[回复]
不过要定义国家这个词本身的话,威尔士、苏格兰都是“构成国”,其实也没多大问题,但是中国有很多人不会认为香港是国家。--重庆轨交18留言2024年9月15日 (日) 11:57 (UTC)[回复]
香港是不是国家根本不重要,一直纠结“国家”两个字真的很无聊,难道分类当中使用的{{Categories by country}}是装饰品吗?还是大家要为了香港各项运动代表队把所有Category:国家体育队分类从“国家体育队”、“国家(单项运动)队”全改成“体育代表队”、“(单项运动)代表队”吗?难道Category:国家羽毛球队出现在香港羽毛球代表队,香港就变国家吗?国家体育队要不要也改名?--HanTsî留言2024年9月15日 (日) 14:26 (UTC)[回复]
怕有人在国家层级体育方面不满意{{Categories by country}}的内容,我在草稿页面新增national_sport参数,
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是依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等国际组织
之成员国而作的分类,成员国包括国家和地区。
如果这样还有人能够不满意,那我也是……--HanTsî留言2024年9月15日 (日) 14:31 (UTC)[回复]
阁下并不需要保证谁满意谁不满意,我的言论并不是在断定香港不是国家,无论如何香港首先符合“地区”的定义,在国际上也广泛受到特殊对待,但是像🏴󠁧󠁢󠁳󠁣󠁴󠁿苏格兰和🏴󠁧󠁢󠁷󠁬󠁳󠁿威尔士虽然是联合王国(英国)的“构成国”,却不属于在国际上广泛受到特殊对待的“地区”。我意在指出与其使用“各国/各地区”这种引起争议的表述,“各代表队”是不会引起类似定义上争议的。——重庆轨交18留言2024年9月15日 (日) 17:48 (UTC)[回复]
这就是{{Categories by country}}与{{China means}}等模板存在的用意。另Category:国家队运动员在有些外语维基的名称有“各代表队运动员 / 各国家队运动员”意思,当初Category:国家队运动员我是翻成“各国家体育队……”,所以“各代表队运动员 / 各国家队运动员”这修改方案不适用于Category:各国国家队运动员。--HanTsî留言2024年9月15日 (日) 18:16 (UTC)[回复]

关于北京西站北京南站清河站的地铁站部分

[编辑]

用户@阿南之人未经讨论就将地铁站部分拆分,但以上条目皆为北京的主要客运车站,如此重大的编辑却没有征求他人意见,也没有任何注释解释(尤其是在北京西站已是优良条目已有相关讨论的情况下),我认为这并不妥当。另@Hat600。--KGBinCCCP留言2024年9月6日 (五) 15:32 (UTC)[回复]

WikiProject talk:铁道#关于火车站配套地铁站是否合并还是分拆的事宜--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4年9月6日 (五) 16:03 (UTC)[回复]
已经有讨论的话就好,但我对于是否拆分持保留意见。另外您在拆分北京西站时对于地铁站部分仅是在“概况”一节留下几行字(上一位进行拆分的至少还在2级标题下留了个{{main}}),直接导致条目质量降低,这并不好。--KGBinCCCP留言2024年9月7日 (六) 08:09 (UTC)[回复]
共识较为薄弱,若有需要,得自由重新讨论。——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9月7日 (六) 16:55 (UTC)[回复]
  1. 具有优特地位的条目不宜进行唐突拆分(或合并),应该先进行针对具体条目的讨论。
  2. 同意具体分析,但本人认为集成度较高的车站应该优先合并,很多条目把地铁拆出去根本说不清楚。比如上方给出的讨论看不到清河站符合拆分条件的共识,哪怕是薄弱的——Sanmosa说长条目要拆分,但清河站并不长;阿南之人说除了共站都要拆分,但13号线确实和国铁共站,现在甚至站台表都移除了13号线,读者完全无法理解地铁和国铁的相对关系(如此做的话把犀浦站的中间两条轨道分到另一个条目也是一样的效果)。 --达师 - 370 - 608 2024年9月14日 (六) 18:44 (UTC)[回复]
    @Hat600 我觉得清河站还是两个车站,他们的付费区根本不相通,车站结构是完全分开的,就不能在结构上混为一谈。还有你看看上海站,你也应该觉得移除了比较好吧。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4年9月15日 (日) 03:52 (UTC)[回复]
    而且13号线月台只是刚好放进国铁月台旁边而已。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4年9月15日 (日) 09:08 (UTC)[回复]
“车站结构完全是分开的”?清河站可是地铁和国铁完全一次建成,13号线站台在国铁地面层进站大厅和国铁站台之间,这还是完全分开的?对于工程设计和实施来说,国铁和地铁都是同一项目同期设计同期实施,拆成两个条目,要不然如您所拆丢失大量必要信息,要不然只会徒增编写的麻烦。完全用系统区分车站,实际上是只把火车站当做火车停车的地点,而忽略了火车站作为一个建筑复合体的复杂性。 --达师 - 370 - 608 2024年9月16日 (一) 09:56 (UTC)[回复]
北京西站已提交GAR。 --达师 - 370 - 608 2024年9月14日 (六) 19:15 (UTC)[回复]
感觉拆不拆都有一定的道理…我感觉拆可能也合适,毕竟火车站主要停靠火车,自身主要业务不牵扯地铁…
另外也邀请这方面有经验的编者User:N509FZ参与讨论--■■■■留言2024年9月14日 (六) 23:31 (UTC)[回复]
在这个问题上模板展开后长度(过载)因素亦需考量(WP:CHOKING)。--N509FZ Let's 睡·打·发·熬 2024年9月15日 (日) 02:24 (UTC)[回复]
地铁部分往往不会很长,拆出去经常是一个stub或者略多于stub的条目,很难对等拆分,实际从条目长度来说都不是很有利,这种地铁站的模板展开数量也不会太多。尤其对于集成度高的共构车站,涉及复杂的空间关系,过度拆分对读者理解和对条目编写均非常不利,如果没有技术条件、条目长度等方面的限制,本人认为没有合理的理由拆分。并且即便受到某些限制需要拆分,两个条目也应该有密切的关联性,内容应该有适当的重叠,满足单篇条目完整性的前提下,合理引导读者点击链接继续阅读,而不是只留一个消歧义横幅、只在信息框里留一个不起眼的链接。 --达师 - 370 - 608 2024年9月16日 (一) 10:06 (UTC)[回复]

请求对 template 增加或调整参数

[编辑]

请求对模板:Infobox mountain模板:Infobox landform区分 map 和 pushpin_map 参数。——Kone718 2024年9月8日 (日) 09:41 (UTC)--——Kone718 2024年9月8日 (日) 09:41 (UTC)[回复]

地图图像请使用map_image参数,目前pushpin_map和map是等价的,都是位置图({{Location map}})参数。--Kcx36留言2024年9月8日 (日) 12:00 (UTC)[回复]

为什么有的中国大陆人物条目会这样开头?

[编辑]

我注意到,好几个中国大陆人物的条目常会类似这样开头:

  1. 郭淑珍,女,原籍山东长清……
  2. 柯兰,女,山东胶县人,……
  3. 席泽宗,男,山西垣曲人,……
  4. 龚祖同,男,……
  5. 方俊,字君选,男,籍贯江苏武进……
  6. 何泽慧,女,山西灵石人,……

不仅维基百科会这样,在百度百科或其他大陆的网站,也会有:

  1. 孔佑仁,男,汉族,……(这还是台湾人,不过百度既然一口一个“中国台湾”,配合官方意识形态不意外)
  2. 孔祥楷,男,汉族,……
  3. 孔德懋,女,汉族,……
  4. 孔令仁,女,山东曲阜人,……
  5. 江青,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首要分子,女,原名李云鹤……
  6. 谭厚兰,湖南湘潭人,女……

这是什么奇怪的格式,不知道哪来的惯例就这样一个字简略地写“男”“女”当作开头、照搬到维基百科来,明明这样很不通顺?——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9日 (一) 06:42 (UTC)[回复]

不确定,可能是抽数据库的格式模板或者编写惯例延续,也可能是仿照中国大陆新闻电视新闻在介绍政治人物时的口吻,因为的确是这样开头的。——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9月9日 (一) 07:29 (UTC)[回复]
不知道这边有没有相关方针,说这样的格式是可以还是不可以,至少这种写法在我一个台湾人看来是很突兀的。要怎么描述一个人是男是女还是非二元性别,怎么写比较通顺可以另说,但是一再看到这样“男”“女”开头的,个人感觉这就像条目下饺子一样,太敷衍了。——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9日 (一) 08:15 (UTC)[回复]
这是中国大陆的习惯使然,沿用某些标准格式。类似孙中山先生传略的“孙中山先生,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人”,感觉并无二致。您只是对性别写在名字的后面感到不适吗?--YFdyh000留言2024年9月9日 (一) 16:39 (UTC)[回复]
我也注意到这个现象。见先前讨论Wikipedia:知识问答/存档/2024年5月#近代中国人物传记开头格式,同样觉得突兀,虽然也不违规。-KRF留言2024年9月9日 (一) 17:56 (UTC)[回复]
插一句,我没觉得突兀,大概习惯了。对于加注勋章(见这些人物),我反而觉得突兀,很多人认为正常合理,可能有我不知道的点。所以全球人物该有统一的序言格式吗,或者如何为各地设立单独规范,又该如何决定拒绝哪些(如姓名格式)。--YFdyh000留言2024年9月9日 (一) 22:01 (UTC)+1 [回复]
(+)强烈支持,加注勋章真的符合中立原则吗…… ——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9日 (一) 23:39 (UTC)[回复]
GBE这些可能会起辨别作用?加个GBE能体现出他是因为GBE而被称为爵士的,而不是因为准男爵或者其他荣誉。——杰里毛斯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01:23 (UTC)[回复]
抱歉,我基本完全没有懂,因为我不知道GBE是什么…… ——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0日 (二) 03:09 (UTC)[回复]
还有更离谱的在人物后面加荣誉的,比如《刘德华》,真的会有传统百科全书这么做吗……真的符合中立原则吗…… ——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1日 (三) 02:03 (UTC)[回复]
这些是照搬西式习惯,因为那些其实可以是西式姓名的构成部分--a'4 d8 e8 a'4 g'4 a'4 g'8 e'8 a'2 2024年9月15日 (日) 03:54 (UTC)[回复]
这应当为大陆当局常用政治人物简介格式,本站其实不应照搬,予以改写方符合格式要求。——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9月9日 (一) 18:03 (UTC)[回复]
这牵涉到性别是否放在首段。若信息框有写,或许不用,但信息框没写时该在哪里写性别?英文无此问题,因为人称代名词有性别区分。“江青”条首段写“女性政治人物”应可。--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9月9日 (一) 20:13 (UTC)[回复]
同理,“毛泽东”条目首段可写“男性政治人物”或“男性马列主义理论家”之类的。貌似没有看到信息框(或条目其它地方)有写其性别。--Wengier留言2024年9月9日 (一) 21:00 (UTC)[回复]
对于世界知名人物,“男性”、“政治人物”的开头似乎多余,“*性政治人物”的表述也不多见。比如贝拉克·奥巴马,美国总统开头就够了,大多数人都知道总统是政治人物。(似乎政治人物开头是英语维基的体例?)--Kethyga留言2024年9月9日 (一) 23:05 (UTC)[回复]
性别是否必须写出也无共识,有些人会去掉,但去掉后人物性别需另查或凭感觉猜测。如果只标女性、少数民族(政治人物简历常见),是否公平合理,也不好说。--YFdyh000留言2024年9月9日 (一) 21:29 (UTC)[回复]
名、字号这些差不多是延续古人的写法,但是其他东西要再加上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了。不仅是这次的“男”“女”一字,以前我也见过类似“朝鲜哲宗,姓李,讳昪”,后来我是改写成“朝鲜哲宗,姓名李昪”。觉得性别、最为人知的身份,应该都是得往后挪的,第一句能写的东西能有几个,语感上需要恰到好处。——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00:12 (UTC)[回复]
不反对,从统一传主导语句的简介规范上考虑。但一般这样的导语句,后文介绍传主头衔和性质时,(尤其是非男性这是男权对女权的歧视(狗头))最终都会提及性别等,例如贺锦丽首句头衔后,有“她是美国历史上级别最高的女性官员,也是第一位女性副总统、第一位非裔副总统和第一位亚裔副总统。”——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9月10日 (二) 01:12 (UTC)[回复]
可能因为我是大陆人,我觉得“某某某,女,某地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比“某某某,某地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女性政治人物”通顺。另外,我还觉得“姓李,讳昪”比“姓名李昪”通顺。。。——杰里毛斯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01:23 (UTC)[回复]
关于前者,我认为比较折衷的作法是第一句只讲主要职务不讲性别,之后就比照贺锦丽的那种写法,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性别、最为人知的身份往后挪”;至于说朝鲜哲宗那个,是因为庙号比姓名还有辨识性,现代又没有避讳必要,就不提“讳”了。——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01:34 (UTC)[回复]
抱歉,我以为您说的性别“往后挪”是指性别和主要职务合并,也就是我说的“女性政治人物”。贺锦丽的写法我是赞同的,因为她是美国第一位女副总统,自然不用在前面加一个“女”,但是其他并非因其女性身份知名的人可能并不适用这种写法?——杰里毛斯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01:52 (UTC)[回复]
当然,我认为您举的郭淑珍、柯兰、何泽慧中的“女”是多余的,因为后文已经提到了“女高音”“孙女”“夫人”这些表示性别的词。——杰里毛斯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01:58 (UTC)[回复]
就是先说职务,性别在后面详细说明的时候再看需不需要。毕竟一个人除了最主要的那个称谓之外,后面要放什么本来也要取舍,包括职务经历、祖籍、头衔等等,性别也就跟后面那些合并就好,总比一个字的写法还要通用。我就好奇,大陆如果要写传统男女性别之外的人,又要怎么写,难道就“跨性别”或者“非二元”放在前面?——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02:19 (UTC)[回复]
说实话,我也不清楚非二元性别怎么写。——杰里毛斯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07:28 (UTC)[回复]
“非单一民族”的人比“非二元性别”的人多多了,既然前者都要求必须定下一个民族,后者想必更是如此。--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0日 (二) 08:11 (UTC)[回复]
中国大陆不认可非二元性别。跨性别者介绍应该可参考金星 (舞者)的写法,名字后不写,在随后指明。--YFdyh000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10:18 (UTC)[回复]
不觉得有必要在首句提及性别,除非某一政治人物的性别与其受关注的特点有关(如“第一位女性副总统”)。而且若是如此,那这些特点本身就已经包含性别,更不用额外单用“男”、“女”标注。见孙中山是不是男性不重要Irralpaca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06:09 (UTC)[回复]
有人还把这种格式照搬到运动员条目(例如这个,还是外国运动员)身上,这就让我非常无语。--💊✖️2️⃣3️⃣留言2024年9月11日 (三) 06:12 (UTC)[回复]

前段时间,我在“民主行动党 (马来西亚)”条目发起了移动请求,表示可命名为“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从而采用更符合中文习惯的消歧义习惯,但被以“名从主人”等理由反对。我认为这种反对理由非常有力(尽管我并不认同),故认同暂时维持原状。然而,菲律宾国民党、马耳他国民党、南非国民党根本就没有官方中文名称(如真的明确有,那么将来源补充至条目,我暂时不对该政党提出更名请求)。我认为,根据“原文相关字词不带国名”为由“名从主人”这已经构成了原创研究(尽管方针版相关修订条文已经一个多月仍未通过),不同语言对某一事物的称呼从来就不必对应(比如俄语称“中国”为“契丹”,这就是俄语的用法,难道俄维必须“名从主人”地改用“中国”汉语拼音的西里尔字母转写吗?)。大量中文文献对这些政党使用带国名的称谓,因而我认为均应移动至“菲律宾国民党”“马耳他国民党”“南非国民党”等。另ping部分原参与讨论者@Ericliu1912YFdyh000微肿头龙--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0日 (二) 17:58 (UTC)[回复]

(-)反对。条目名称“国民党 (马耳他)”暗示原文名称不含“马耳他”,“马耳他国民党”会使读者以为原文名称带“马耳他”。中文语句称为“马耳他国民党”如何是为了与其他国民党区别,这个理由在条目名称并不适用,因为条目名称是名词,而非一句话的一部分。--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20:16 (UTC)[回复]
但条目名也许应该体现中文常用名称(兼名从主人),而非表现原名称。是否涉及NC:FULL,地域外的受众是不了解指什么的。--YFdyh000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22:16 (UTC)+1 [回复]
不然。张宁 (1949年)的中文常用名称是张宁,而不是“张宁 (1949年)”。条目名中的括号是用来消歧义,与“国民党 (马耳他)”是用来消歧义相同。维基使用此法消歧义,并无争议。中国共产党条目的英文是Chinese Communist Party,不是Communist Party (China),是因为名称中本就有“中国”。--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23:07 (UTC)[回复]
不是,我是指“使用全称(官方名称)”不清晰。如马耳他的“国民党”是特定地域的“简称或俗称”,还是全称、官方名称。又有哪些算中文“缩写”,省略、所属移入()并不算简称或缩写?上海人民公园人民公园又是否该是()形式。--YFdyh000留言2024年9月10日 (二) 23:38 (UTC)+1 [回复]
支持人民公园(上海)--a'4 d8 e8 a'4 g'4 a'4 g'8 e'8 a'2 2024年9月15日 (日) 03:58 (UTC)[回复]
拜托,有没有读过NC:名从主人,名从主人只适用有官方中文名的好吗…… ——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1日 (三) 00:46 (UTC)[回复]
这些政党没有官方中文名称,声称“原文名称不含国名”已经经历了一个将其译作中文的原创翻译的过程。--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1日 (三) 02:30 (UTC)[回复]
如果实在要与原文一致(我认为对没有官方中文名称的专有名词没有这个必要),可以只在标题用“菲律宾国民党”,正文直接使用“国民党”,像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做法。--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1日 (三) 02:39 (UTC)[回复]
在正文里当然且不可以出现“菲律宾国民党”,除非是有同时提到其他国民党。--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11日 (三) 02:43 (UTC)[回复]
为何不能出现?这个政党没有官方中文名称。当然我认为确实不必出现。--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1日 (三) 02:52 (UTC)[回复]
(+)倾向支持:这种表达更符合中文的习惯。没有必要为了使用官方名(我知道没有中文官方名)而牺牲常用名。--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11日 (三) 01:09 (UTC)[回复]
(-)反对,如果不用括号区隔,写成像第十四代斯特拉斯莫尔和金霍恩伯爵克劳德·鲍斯-莱昂第三代阿尔瓦公爵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就太长了,很难说这样就是符合中文习惯,倒不如主要名称放前、区分的名称放在后面加括号,比方说玛格丽特三世 (佛兰德)皮拉 (巴达霍斯女公爵)。——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1日 (三) 02:14 (UTC)[回复]
(※)注意:本讨论讨论的是“国民党 (菲律宾)”“国民党 (马耳他)”“国民党 (南非)”,而非“第十四代斯特拉斯莫尔和金霍恩伯爵克劳德·鲍斯-莱昂”“第三代阿尔瓦公爵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1日 (三) 02:29 (UTC)[回复]
虽然主题不同,但是这事关条目命名方针,作为类比拿出来说没什么不妥。——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1日 (三) 02:35 (UTC)[回复]
“符合中文习惯”必然是简短的好吧,你举得这几个例子人们当然只称本名不加爵位。然而“菲律宾国民党”并不是很长,符合中文习惯。--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11日 (三) 02:33 (UTC)[回复]
(-)倾向反对:把国名直接加在党名前面不代表国名前缀是(常用)党名的一部分,更多情况下其实是在说“菲律宾国民党”,只是为了叙述方便而把中间的“的”字省掉而已。提案者指斥“根据“原文相关字词不带国名”为由“名从主人”这已经构成了原创研究”,但由于以上理由,本人认为提案者的主张有可能是对国名加在前面的意义的误解,反而更有可能被看成是原创研究。--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9月11日 (三) 05:23 (UTC)[回复]
这一发言又暴露了你的语文问题。如果你认为这些标题([6][7])都可以加入“的”字,那我无话可说。--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1日 (三) 05:30 (UTC)[回复]
本人只是说“不代表”,不等于“一定不是”;但您的提案是机械性把它们定义“一定是”作为名称一部分的情况--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9月11日 (三) 05:33 (UTC)[回复]
又,两条链接也是为了标题叙述方便而使用把国名作为前缀的做法,内文仍然只写党名。本人只会理解成“这是他们的命名规则”而已--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9月11日 (三) 05:38 (UTC)[回复]
所以本项目命名规则为何要使用“国民党 (菲律宾)”这种不伦不类的中文标题?“民主行动党 (马来西亚)”根据“名从主人”原则——官方中文名就是“民主行动党”——我还能接受(尽管不认同“名从主人”原则被抬高到这种程度),但菲律宾国民党没有官方中文名,根本不适用“NC:名从主人”(您的习惯应该是会点击链接的,我不必强调“要点击”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1日 (三) 05:40 (UTC)[回复]
使用括号的做法好歹也是有指引(消歧义#条目的命名)为后盾的,未知如何“不伦不类”?对本人而言,这次讨论集中参考这个指引会好些。
那一节的第一句“如果那些定义拥有另外的名称,或是更完整而又同等清晰的名称,我们就可使用它们”其实有鼓励编者在适当情况下条目名称加无括号的前缀后缀,但第一个例子(泰坦火箭)的英文版本身已经在用括号。指引似乎没有认出一点:中文在前缀后缀的运用比英文宽松。
回到这次的讨论,本人认为问题在于,把国名加到党名前面是否本身构成一个“名称”?刚才是本人想到的情况,就是国名有机会以形容词的形式存在。而当大部分内文都不会写上国名的时候,把它加在原来的党名之前会否被另一些人指为原创研究?相对而言,用指引中的下一个办法(在原来名称后面加入一对半形括号,将一个消歧义词放在括号中)就没有这个问题。--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9月11日 (三) 06:13 (UTC)[回复]
什么叫原创研究?原创研究是指创造新词语。明明存在“菲律宾国民党”的用例,何来原创研究?--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1日 (三) 06:17 (UTC)[回复]
  1. 本身加上原文没有的东西就有可能会被看成原创研究。而且这些党之间没有互相承认对方的纪录(不像共产党那样,各国之间的同名政党会互相承认),不少甚至已经解散或不是同时存在。上网看了一些文献,当然是很容易找到在描述政党时加上国名的用例,但还没有到凌驾无国名名称的地步。还是那句,本人看不出加了国名的党名是这些政党常用名称。用括号消歧义本身也是符合相关指引。
  2. 另外本人对“根据‘原文相关字词不带国名’为由‘名从主人’这已经构成了原创研究”这一句是越看越觉得奇怪:这个顶多是说提倡此议者的论点本身为原创研究,但是条目名称既是对照原文、又是依照指引去加上括号后缀消歧义,则不是“创造新词语”(如前所言,加上国名的名称相对而言更符合“创造新词语”)。以此观之,原句似乎把“论点有原创研究”这事推演成“讨论对象本身有原创研究”,中间的概念好像被转换了。
总括而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以上--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9月12日 (四) 16:54 (UTC)[回复]
  1. 用括号消歧义本身也是符合相关指引。”:错误
  2. 已经说了,国名没有官方中文,那么你对照原文就已经构成了原创研究,应该只研究中文用例。你自己绕来绕去但是根本就没理解我的意思。
您觉得是我“多一事”,但在我看来,是将好端端的“菲律宾国民党”“南非国民党”名称移动至“国民党 (菲律宾)”“国民党 (南非)”的人“多一事”。--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2日 (四) 17:21 (UTC)[回复]
如果照原文也是原创研究,那所有条目都不能有翻译成分了。您是不是有点滥用这个方针了?--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9月12日 (四) 17:31 (UTC)[回复]
不回复扰乱性言论。--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2日 (四) 17:36 (UTC)[回复]
  1. 本人并没有实行扰乱所指的错误行为或类似事项。相反,您似乎在不同讨论中逐渐扩大以非原创研究方针质难的对象。本人已经开始感到无所适从
  2. 具体一点:如果要抓原创研究,其实把原文字眼译成“国党”才是最有原创研究嫌疑的地方(即是译法有问题),而不是“照原文翻译”这事有问题。反而在译完的名称前面加上(原文没有的)国名,就有您刚才所说的“创造新名字”问题。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9月12日 (四) 17:58 (UTC)[回复]
您的回复又一如既往地大幅偏离了我的原意,也偏离了讨论的主题,我决定不再继续下去。--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2日 (四) 18:00 (UTC)[回复]
您指斥本人“对照原文就已经构成了原创研究”,本人对此论点加以反驳,未知如何偏离您的原意?--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9月12日 (四) 18:03 (UTC)[回复]
另外本人刚才那段就是在说不认同“菲律宾国民党”是一个有凌驾性的常用名称上网看了一些文献,当然是很容易找到在描述政党时加上国名的用例,但还没有到凌驾无国名名称的地步)--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9月12日 (四) 17:33 (UTC)[回复]
我从来没这么说过,所以你的“不认同”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也没认同过。--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2日 (四) 17:37 (UTC)[回复]
所以本人认为“菲律宾国民党”(或提案中提及的其他国家类似党名)并不符合“如果那些定义拥有另外的名称,或是更完整而又同等清晰的名称,我们就可使用它们”的条件。--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9月12日 (四) 18:01 (UTC)[回复]
。。你自己没有发现你的话中严重的逻辑问题吗?--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2日 (四) 18:02 (UTC)[回复]
抱歉,没有。--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9月12日 (四) 18:04 (UTC)[回复]
条目名称的写法与在条目内文的表达方式可以不一样,因为不同情境下不同的表达方式的恰切性不一样。我觉得“国民党”的case其实与“国歌”的case差不多,但我或许还能举一个更极端的例子:国民党 (1912年)中国国民党的前身,假如不用年份作消歧义的话,那前者的条目名称就有机会会被定为“国民党 (中国)”,而该条目显然不能被命名为“中国国民党”。还有另一个同样极端的例子:塞尔维亚民主党(2022年起更名为“塞尔维亚新民主党”,Нова Демократска странка Србије)是从民主党 (塞尔维亚)分裂出来的政党,后者的条目名称显然不能被定为“塞尔维亚民主党”(当然,这种命名状态本身也挺混乱的,我相信这也是前者最后决定更名的原因)。考虑到这些现实情境,我认为自由雨日的这个提议本身就是不现实且无法实行的。Sanmosa DC 2024年9月11日 (三) 09:07 (UTC)[回复]
您说的“显然”在我看来均过于直觉化且没有依据。首先,“国歌”的例子上次已经讲过,“《国歌》”(泰国国歌)作为专有名词从来就没有“泰国国歌”这种表达,后者是普通短语;其次,“国民党”等例子是有官方中文名称的政党,所以NC:名从主人起作用,我这里讨论的明明是没有官方中文名称的政党。最后,塞尔维亚等情况我具体是不了解,但它能不能成为“塞尔维亚民主党”,应该看“①中文文献的称呼;②消歧义”,如果直接称“塞尔维亚民主党”会有歧义问题,那可靠来源本身就不会这样称呼。我提出的这三个条目更名均因为中文文献有带国名的称呼,且并非罕见用法,且可以更好地消歧义。完全符合WP:消歧义命名。甚至一些有官方中文名的条目也为了消歧义没有“名从主人”,比如“南越国”。--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1日 (三) 11:45 (UTC)[回复]
另外就是您举的“国民党”“民主党”等例子都是用了带国名称呼之后反而造成歧义,所以当然不能那样命名(塞尔维亚民主党我不确定是不是绝对不能,应该是要看可靠来源中文文献本身如何消歧义的),这也与我更名理由所强调的消歧义原则背道而驰。--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1日 (三) 12:34 (UTC)[回复]
这样说吧,你提议的更名理由背后的“原则”并不具备普适性,而这直接导致了你的提议不现实且无法实行。此外,我留意到有相当数量的用户的用语习惯与你上面提及的对“普通短语”的理解有相当大的出入,我认为这表示一般读者不区分或无法区分两者的差别。另外,考虑到有关塞尔维亚政治的中文资料比较少,出于中文圈对塞尔维亚政治情势的普遍不了解,我高度怀疑“如果直接称‘塞尔维亚民主党’会有歧义问题,那可靠来源本身就不会这样称呼”这个说法的真实性。Sanmosa DC 2024年9月14日 (六) 00:06 (UTC)[回复]
怎么就不具备普适性了?《WP:消歧义命名》是社群通过的指引,并且您具的哪些例子并非该指引所说的“更完整而又同等清晰的名称”,本身就是超出该指引之外的无效反驳。您说有相当数量的用户用语习惯和我不同,这是诉诸群众,而且要这么说,也有相当数量用户支持我的观点;当然我认为诉诸群众是不可取的,应参考可靠来源,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在有官方中文名的政党都使用了“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这样的名称,所以这种命名显然不是我的“个人”习惯;此外,社群强烈倾向“C语言”这样的命名却又拒绝“菲律宾国民党”这样的命名,也毫无道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4日 (六) 03:03 (UTC)[回复]
我认为模仿英维命名即可,现如今那边就是如此命名的。--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9月11日 (三) 11:48 (UTC)[回复]
首先,只说一个“模仿英维即可”却没有给出任何理由是典型的ENWIKISAID;其次,英维“菲律宾国民党”明明是直接转写而无需消歧义;再次,绝大部分组织都有官方英文名,这与我所说的前提条件“没有官方中文名”完全就不一样;最后,对那些有消歧义后缀的条目来说,英语的语言习惯和中文本就不同。--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2日 (四) 03:50 (UTC)[回复]
如果说“国民党”是因为没中文名没有翻译根据,有原创研究疑虑,那还算说得通。不过我不明白的是何以“国民党 (菲律宾)”就不是中文语法,我知道有些人的翻译腔以至于余光中都讽刺“五步一当,十步一当,当当之声,不绝于耳”,但是我看不出来“国民党 (菲律宾)”哪里不通、违反哪条中文文法,要是这样命名条目,我觉得没毛病。——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2日 (四) 04:03 (UTC)[回复]
WP:消歧义命名:“如果那些定义拥有另外的名称,或是更完整而又同等清晰的名称,我们就可使用它们。”明明有“菲律宾国民党”这一名称,却偏要写成“国民党 (菲律宾)”?--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2日 (四) 04:08 (UTC)[回复]
看来这是个人主观选择,除非真有什么硬性方针规定、或者他们就真的这样自称,否则我觉得这种“菲律宾国民党”的语法才是违逆习惯。——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2日 (四) 04:20 (UTC)[回复]
???我劝您再看一下《WP:消歧义命名》,这是社群通过的指引,虽然不是方针,但显然不是我“个人主观选择”。--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2日 (四) 04:28 (UTC)[回复]
然而现在显然两种条目命名方式都存在,可见都没有违反方针或指引。至于说要不要移动,那么交由移动讨论共识决;虽然我是反对移动的,不过有明显共识说是什么就是什么,若没有共识就先到先得不改名。就这样。——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2日 (四) 04:59 (UTC)[回复]
我也劝您看一下修订历史,按“先到先得”应该是“菲律宾国民党”“南非国民党”。--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2日 (四) 05:02 (UTC)[回复]
我指的是,你创建的条目要照你的做法来命名,没人拦着你,那就是先到先得;不过如果移动请求无共识,那么就是不移动。共识可以变,而最新的共识是怎样那就如何,而你的意见跟那一样还是不一样,老实说跟我无关,我的意见也只是其中一种意见而已,别人什么看法那是他的事。我就讲到这边。——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2日 (四) 05:19 (UTC)[回复]
你的意思是说当你在口语遇到歧义时,你更习惯说“国民党 (菲律宾)”而不是“菲律宾国民党”?看来我们的习惯差别挺大。--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12日 (四) 04:44 (UTC)[回复]
拿口语来混淆概念,条目名称与内文怎么叫会是一回事?我的习惯是若“菲律宾国民党”是全名、原文也这样,那当条目名没毛病,若指的是来自菲律宾“的”国民党就不用。毕竟这种命名,有的会加国名进全名有的不会,若不加区分,在我看来,就是名称不够精确。——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2日 (四) 04:59 (UTC)[回复]
同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9月13日 (五) 02:40 (UTC)[回复]
(*)提醒:支持“国民党 (菲律宾)”这种名称的逻辑,其实和支持用“C (编程语言)”这种名称的逻辑是非常相似的,均是以“原文只有‘国民党’”“原文只有‘C’”为理由(均不合“NC:名从主人”适用范围),完全无视中文中“菲律宾国民党”“C语言”是完全合法,且不罕见的汉语词(参见这两天雪球关闭的C语言更名讨论)。--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2日 (四) 17:40 (UTC)[回复]
@Patrickov--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2日 (四) 17:42 (UTC)[回复]
您其实应该留意到,本人其实没有引用过“名从主人”,反而是本人不认同您提出的名称更适合而已。--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9月12日 (四) 18:05 (UTC)[回复]
维基方针对于翻译条目的名称不足以解决此分歧,另一个思路是根据严复提出的翻译理论信达雅,考虑哪一个译名更“信”:意义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以此衡量,“国民党 (菲律宾)”没有增减原文意义,而“菲律宾国民党”则把原文没有的“菲律宾”变成译名的一部分。--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9月12日 (四) 21:48 (UTC)[回复]
这种思路就是原创研究思路,而且同样的逻辑就将推出“C语言”应移动至“C (编程语言)”、“啤酒”应移动至“啤”、“卡片”应移动至“卡”、“酒吧”应移动至“吧”等荒谬结论。--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3日 (五) 00:28 (UTC)[回复]
若没有“常用”或“名随主人”的译名,任何译名都是原创研究,包括阁下力主的译名也是原创研究,所以这是无效论证。严复提出的翻译理论信达雅怎么是原创研究?我只是提议在这种情形下,维基可以用信达雅作为译名指引之一。--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9月13日 (五) 02:09 (UTC)[回复]
译名显然不是原创研究,我是说您的思路是原创研究。我就再照您的思路继续:您认为“国民党”是“信达雅”,但我认为“菲律宾国民党”才是“信达雅”,因为“国民党”会造成严重歧义。任何语言对某一事物的称呼从来就没有必须和原文对应一说,“beer”不是非得翻译成“啤”而不能加上“酒”字,编程语言“C”国际标准不带“language”不代表中文使用“C语言”一词就是错误。当然我其实并不认同上述这种“自行研究翻译”的思路,我的理据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中文文献有带国名的称呼,且并非罕见用法,且可以更好地消歧义,完全符合WP:消歧义命名。--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3日 (五) 04:05 (UTC)[回复]
如果要解决争议,倒不如把“如果那些定义拥有另外的名称,或是更完整而又同等清晰的名称,我们就可使用它们。”这句限定在非专有名词。如果不做限定则专有名词也应遵守这一原则。--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13日 (五) 04:14 (UTC)[回复]
典例“泰坦火箭”就是专有名词啊(“泰坦”是专有名词),英维en:WP:NCDABWP的典例“en:English language”也是专有名词(“English”是专有名词)。--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3日 (五) 04:18 (UTC)[回复]
对呀,如果像某些用户那么在乎官方名字是否带有某些词汇的立场,应该是“泰坦 (火箭)”才对,如果“泰坦火箭”的命名是可接受的,那“菲律宾国民党”等也应当是可接受并需要推广的。--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13日 (五) 05:30 (UTC)[回复]
还有更奇怪的情况,至少在大陆简体模式下,“九州”这种不带通名的地名本身就是不完整的地名(搜索框输入“九州”),即便不考虑消歧义,也应当使用全称。--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3日 (五) 04:27 (UTC)[回复]
倾向(-)反对,这种大刀阔斧的变动不仅会影响到大量条目的标题:(如绿党 (以色列)、人民党 (亚美尼亚)、社会民主党 (安道尔)、保守党 (英国)、自由党 (日本2016年)、共产党 (丹麦)、红党 (挪威)、人民党 (巴拿马)、进步党 (中国)、共和党 (德国)、民主党 (1912年中国)等),而且可能会制造更多的歧义(如丹麦共产党和共产党 (丹麦);民主党 (1912年中国)和中国民主党等)。--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9月13日 (五) 04:15 (UTC)[回复]
制造更多歧义的情况显然不在改名范畴内,我前面已经说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3日 (五) 04:19 (UTC)[回复]
( π )题外话,我想问一个问题:在阁下看来,民主党 (美国)和美国民主党哪个标题比较合适?--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9月13日 (五) 04:26 (UTC)[回复]
个人肯定倾向美国民主党。但由于美国华人数量众多,考虑到当地华人称呼该党很可能从不带“美国”两字,可以理解不以“美国民主党”命名。(尽管我并不认同维基百科一直以来对“名从主人”原则——不论是绝对的“有官中”的NC名从主人还是相对的这种“无官中但有当地人常用称呼”的——提升到的这种高度。)--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3日 (五) 04:31 (UTC)[回复]
同样的道理,马来西亚人在称呼民主行动党的时候也不会带上“马来西亚”,但我认为这不是拒绝“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这一标题的理由。--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13日 (五) 05:32 (UTC)[回复]
其实像“丹麦共产党”和“共产党 (丹麦)”的例子本来就已经会造成歧义了,我认为创建独立的消歧义页“丹麦共产党”都不为过。当然此情况可以沿用现有标题并用About进行消歧义,但其他暂时还没有歧义的个人认为将国名置于党名前是合理的消歧义手段。--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13日 (五) 05:38 (UTC)[回复]
我记得Jarodalien之前也提过类似观点,不知道@Sanmosa能不能找得到过往讨论以供参考。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9月14日 (六) 00:30 (UTC)[回复]
题外话,我并不支持他命名的“贝多芬第32号奏鸣曲”这样的标题(唯“贝多芬《第32号奏鸣曲》”也许可以接受,但也很奇怪)。--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4日 (六) 03:05 (UTC)[回复]
作曲家名字(“贝多芬”)绝不是曲名的一部分,我从来没见过哪一篇文献出现过《贝多芬第32号奏鸣曲》这种表达(作曲家名字不会放在书名号里)。--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4日 (六) 03:41 (UTC)[回复]
第8钢琴奏鸣曲_(贝多芬)是另一位编辑创立的。英文en:Piano Sonata No. 8 (Beethoven)--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9月14日 (六) 06:53 (UTC)[回复]
套用其格式,以下条目应改为“J·K·罗琳《哈利波特》”(小说)、“列奥那多·达芬奇《蒙娜丽莎》”(画作)、“彭长贵 左宗棠鸡”、“古驰奥·古驰 古驰”。小说、画作等作品有专门符号,但是料理、公司我就不晓得要用什么了。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9月14日 (六) 11:36 (UTC)[回复]
是的。我绝对不支持这种命名(不要和本提案混淆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4日 (六) 11:38 (UTC)[回复]
古典音乐似乎有这种称呼习惯就是,当然不代表本站要如此命名(就如此话题其他条目亦然)。——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9月15日 (日) 10:34 (UTC)[回复]
Talk:贝多芬第31号钢琴奏鸣曲#建议移动到“第31钢琴奏鸣曲_(贝多芬)”第32号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等没有去掉括号部分,似乎为了命名一致性、英维说的,但这符合消歧义吗。维基百科:命名常规 (古典音乐)未落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算是成词、别称吗,没有“的”。某些文献有体现(“贝多芬第32号奏鸣曲”于 钢琴家与其演奏风格[M]. 2020)。--YFdyh000留言2024年9月16日 (一) 16:19 (UTC)[回复]
我个人是从小学习古典音乐的(业余),从我个人的语感角度来说,“贝多芬第32号奏鸣曲”是一个合法短语(口语中甚至最常这么表达),但它偏向“描述性”,如果是用书名号扩起来的专有名词的话,是几乎没有《贝多芬第32号奏鸣曲》这种表达的,只有“贝多芬《第32号奏鸣曲》”这种表达(作曲家几乎不被认为是作品名的一部分)——当然这一点又说明它和“泰国国歌”不同,“泰国国歌”中的“国歌”完全就是类似“法国国歌”中的“国歌”一个普通名词,但“贝多芬第X号奏鸣曲”中的“第X号奏鸣曲”仍然是专有名词。因此从“作品条目应尽量使用作品名(专有名词)命名”角度来说,我并不支持“贝多芬第32号奏鸣曲”这种名称(但如果用书名号括起了《第32号奏鸣曲》——即命名为“贝多芬《第32号奏鸣曲》”——那就不是很反对了)。(我最近正好也想研究一下古典音乐的命名,准备过两天去翻一下传统百科全书如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的《音乐百科全书》怎么命名(--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6日 (一) 16:26 (UTC)[回复]
(※)注意:我并非有多强的意愿重命名这几个条目。我只是对社群强烈倾向“C语言”标题又比较排斥“菲律宾国民党”标题而感到困惑(我很确定“C语言”的原文是“C”而不是“C language”);此外,前面已论证“菲律宾国民党”是完全符合WP:消歧义命名的,若社群意见明显倾向反对,那么该指引可能需要修改或解释。--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17日 (二) 14:11 (UTC)[回复]

Category:孔子后裔的条目,需要限定范围吗?

[编辑]

Category:孔子后裔这个分类,目前现状是有按照代数区分的子分类,也有直接分类到这个分类下的条目。不过我觉得这些条目同样是孔子后裔(尤其是族谱明确记载的),这几种状况我觉得可能需要厘清,决定什么条目可以还是不可以进来这个分类:

  1. 是孔子后裔(或至少族谱记载上是),但不姓孔
    • 这些有条目的人物,母系家族有孔子后代。上面举的例子中,恭怀嫔尹氏是孔家“外孙的外孙女”,鲁端王朱观𤊟柯兰都是孔家外孙。
    • 不过这些外孙家族,需要分类到子分类“孔子XX代孙”吗?不过这样又会衍伸出问题:
      • 如果父系母系家族代数不同,要怎么算?毕竟现行《孔子世家谱》中,男女双方都姓孔的就有好几个例子,一般是跨辈分(例如“孔繁X”与“孔令X”,差两个辈分的远亲);虽然目前似乎还没有条目是这样的情况,不过这边还是先提出有这可能性。
    • 又或者是另立一个子分类,不姓孔的可以放进来,例如“孔子后裔非孔姓者”?
      • 至于从母姓者,《孔子世家谱》的作法是根据母系那边的辈分算。
    • 鲁端王家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明朝的鲁藩宗室不只他跟孔家联姻,这些人也能放来“孔子后裔”分类吗?鲁端王是不是所有后代也都能放进这个分类,例如郑成功时代的朱以海朱弘桓父子?
    • 明朝、清朝、朝鲜王朝,如果女性无子就会收养夫家的孩子,就算是公主、王族,这些收养的人都能继承爵位;如果是孔家有这种状况,养子能放来“孔子后裔”分类吗?
  2. 家族分支,或不单指一人
    • 曲阜孔氏 (高丽派)牟平派孔子世家等等,这些要放在这个分类,还是移去别的子分类?高丽派有自己的条目,既有自己的子分类又同时在这个母分类里。
    • 也就是说,“孔子后裔”是只能限定一个特定的人物,还是一个家族支派也能放进来?这些支派要不要全移到一个子分类下,例如“孔子后裔支派”?
  3. 是孔子后裔,但代次不详
    • “孔子后裔”还有一类条目,是不晓得是族谱上的几代孙,是否要另建子分类“孔子后裔代次不详者”?

这些问题我觉得也适用于其他大家族的分类。——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1日 (三) 03:34 (UTC)[回复]

(!)意见
  1. 排除外孙,否则肯定比现在更滥;但分类有可能要因此改名
  2. 分支以子分类形式纳入。特定人物可以有“代次”和“分支”两个分类
  3. ( ✓ )同意另设一子分类全数纳入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9月11日 (三) 05:06 (UTC)[回复]
姓孔的外孙如何处理,需要排除吗?聂卫平孔祥明的儿子聂云骢在父母离婚后改随母姓,并依孔家的辈分取名为“孔令文”,可以算孔子后裔吗?——杰里毛斯留言2024年9月11日 (三) 12:44 (UTC)[回复]
@杰里毛斯本人原本的意见是排除,不过提案者在下面更新了细节,本人认为新提案比较全面,上面本人的意见已经过时了。--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9月12日 (四) 02:20 (UTC)[回复]
(!)意见
  1. 分类是“孔子后裔”的话应当不论男系女系、是否姓孔一概归入。
  2. 代次如果一般是考虑男系的话可只对男系后裔细分代次,女系后裔直接归入“孔子后裔”,如果都考虑的话可同时归类?
  3. “孔子后裔非孔姓者”这样的分类可能不太必要。
  4. 鲁王系统的人物如果是“孔子后裔”的话可以归入。
  5. 收养问题不确定,不过至少归入“孔子家族”应当无问题。
  6. 支派可归入“孔子后裔”,较多的话可创建“孔子后裔支派”作为中间分类。
  7. “孔子后裔代次不详者”归入“孔子后裔”即可,不必另行分类。
--绀野梦人 2024年9月11日 (三) 08:24 (UTC)[回复]
(!)意见
1.孔子后裔分类最好只保留有孔姓者(特别是古代),非孔姓最多保留第一代不姓孔(外孙)为止。
2.“孔子后裔非孔姓者”“孔子后裔代次不详者”分类不必要。--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9月11日 (三) 11:44 (UTC)[回复]

目前看了几种意见,再来更新一下个人(粗略)的看法:

  1. “孔子后裔”这个分类,我认为最好是子分类专属,而不放条目进来。“孔子XX代孙‎”分类专门给纯父系后裔。
  2. 其他姓氏、从母姓的孔子后裔,统一移到上层分类“孔子家族”,原则上一代(外孙一代)为限。至于明朝宗室兼孔子后代的部分,视关注度而定;如果的确够多条目符合,再看看有没有创建子分类的必要。
  3. 至于“孔子后裔代次不详者”,在后面几个建议来到之前我先建了“孔子后代 (世系不详)‎ ”分类,之后再看着办,反正我又不会自己删掉。——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1日 (三) 17:33 (UTC)[回复]
现在外姓也自称孔子后裔了么....--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9月12日 (四) 03:10 (UTC)[回复]
孔子世家五凝堂世系图那边,嫡系孔佑仁一辈当时七个人,就有一个从母姓的,德字辈那边的“德瀛”还有日本名字石井一枝,女儿也从母姓,这还是现在《孔子世家谱》明文记载的。或许是因为以前一胎化政策,所以推测《孔子世家谱》逻辑是只要讲得清楚详细世系来历,那么从母姓没关系,关键是要姓孔,不姓孔的外孙就不写。——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2日 (四) 03:42 (UTC)[回复]
孔子后裔我记得还区分嫡系和旁系来着。。。。另外,少数特例一般都是有特殊原因的,不能视为常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9月12日 (四) 12:37 (UTC)[回复]
嫡系(大宗)情况比较单纯,而所有其他剩下的就是旁系(小宗),在维基条目大部分显然都是小宗。而一些特例大概还是要看个别条目情况,考虑关注度、参考来源怎么说、有无原创研究之类的方针问题,不过既然现在孔家自己修谱对于“什么是孔子后裔”都已经放宽标准、不再是“宁漏一千不妄收一人”那种严格宗法制,那么有没有以往不被视为孔裔的现在可能可以算,就有讨论空间了。或者说,就算现在我不提出这问题,以后的编辑者终究还是要来解决这问题的,毕竟规则都改了。——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2日 (四) 13:29 (UTC)[回复]
作为本站分类,应当普遍地考虑传主是否为“个别人物的后裔”(本站分类维基数据),即子女、子女的子女、子女的子女的子女……--绀野梦人 2024年9月12日 (四) 14:04 (UTC)[回复]
当然,如果真的可以直接加上分类,不用考虑那么多就很省事。我就拿上来确定一下会不会有过度分类非宗谱的情况,看有没有可能跟什么方针或者指引冲突,如果的确有争议,那么平衡点在哪。不然要是一般条目内容,平常遇到的方针要求简直可以说是吹毛求疵了。——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2日 (四) 14:24 (UTC)[回复]
"现在孔家自己修谱"....你就当个笑话看就好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9月13日 (五) 02:33 (UTC)[回复]

海外日本裔的日式姓和名如何翻译?

[编辑]

海外日本裔的日式姓和名往往使用拉丁字母拼写,原文对应汉字可能难以查证本字。是在保证有效来源的前提下,各类译名先到先得,还是优先使用可能的汉字姓名?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首任总统Tosiwo Nakayama,《人民日报》最早曾译作中山敏夫,后来改译为托西沃·纳卡亚马,日官方拼作“トシオ・ナカヤマ”,日文维基附注“中山利雄”,来源我未能查证。是先到先得,以托西沃·纳卡亚马作条目名,还是优先汉字,改以中山利雄或中山敏夫作条目名?--大化国史馆从九品笔帖式留言2024年9月12日 (四) 10:58 (UTC)[回复]

马绍尔群岛的日裔政治人物Kunio Lemari,现条目名是库尼奥·莱马雷,其中Kunio是否需要改成邦夫或者国雄?帕劳前总统、日裔政治人物Haruo Ignacio Remeliik,Haruo是否需要改成春雄或晴夫?--大化国史馆从九品笔帖式留言2024年9月12日 (四) 11:12 (UTC)[回复]
我认为应该使用可靠的来源,名从主人>明确的日本汉字姓名>音译>推断的日本汉字姓名。如果有通用就使用通用,比如弗朗西斯·福山。--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9月13日 (五) 17:16 (UTC)[回复]

可能还是看最通用哪个名称吧,有通用的音译就用音译,除非像韩国那样秀出汉字是什么。日本自己都不见得多在乎日裔外国人的汉字名字是什么了,例如昨天刚过世的秘鲁前总统阿尔韦托·藤森,虽然有汉字名藤森谦也,但是他们还是直接音译アルベルト・フジモリ(Alberto Fujimori),这样也足以凸显他们并不是真的日本内地人。而且日本人取名发音优先,汉字反而是其次,几个不同汉字都同一个假名发音。——George6VI留言2024年9月12日 (四) 11:27 (UTC)[回复]

香港沦陷的重定向、消歧义、中立性

[编辑]

香港沦陷现时重定向至香港保卫战已有数年(由@Yumeto所改),翻看其编辑纪录,曾经是消歧义。以往被人认为它所指者有三:

  1. 香港保卫战(更正确是香港保卫战最后英军战败,日军占领香港这个结果)
  2. 香港日占时期
  3. 香港主权移交(这当然是一个强烈政治倾向的观点)

事实上,《香港沦陷》也是电影名称,但一直没人建条目,没人知道这点。我建了香港沦陷 (电影)之后,因当时经验尚浅,未敢对香港沦陷作任何改动,故又新设了香港沦陷 (消歧义)。但当时对重定向至香港保卫战已觉得有点怪。

各条目讨论页未见相关讨论。今天主要想谈谈1和2。查看内连至香港沦陷的条目内容,最典型是以下两种,而且条目中的这些典型用法,也和我一生中所见过的文献普遍情况相近。不仅香港,相信中国内地地方描述日占的XX沦陷,应该也一样。虽然沦陷不是完全中立的用语,但对中国文献来说,普遍性应该足够。

两种典型用法:

  • “香港沦陷期间”等显然指整个日占时期的描述:必然指2。
  • “香港沦陷后”:意义较模糊,指1或2都可以。

因此我认为重定向至2(香港日占时期)较能符合大部分情况。由于内连甚多,香港沦陷也不宜变回消歧义。--Factrecordor留言2024年9月13日 (五) 16:34 (UTC)[回复]

我想用英文表述更清楚。en:Fall of Saigon<=>西贡沦陷,是指一个event(沦陷) which leads to a new situation,而不是指西贡被越共统治的时期。同理,香港沦陷<=>香港保卫战。“香港沦陷期间”“香港沦陷时期”是指event发生之后的时期(新的状态),可以创建一个重定向到“香港日占时期”。--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9月13日 (五) 17:01 (UTC)[回复]
@Dbslikacheung蘇州宇文宙武Kerolf666MarxistfounderNthgdTonyncOneamStarcopterHappyseeuSanmosaPatrickovATManchiuHoisingPrince of EreborSo47009Will629BanyangardenUnderconstruction00通知当年编辑者或可能有兴趣的香港维基人。--Factrecordor留言2024年9月13日 (五) 17:04 (UTC)[回复]
1.香港保卫战→香港沦陷
2.香港日占时期→香港沦陷时期
3.至于“香港主权移交”,我认为撇去立场,“沦陷”应该是一场战斗的过程,所以“西贡沦陷”可以接受,但是不能用来形容一场和平移交。--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9月13日 (五) 17:11 (UTC)[回复]
讲述当年在口语上常会用到“香港沦陷时”,由于香港沦陷可以指1941年12月25日晚上杨慕琦签署降书,也可以指12月26日起至1945年8月30日重光的三年零八个月,既然维基编者也感到含糊,“沦陷”和“沦陷时期”也仅差二字,与其钉死其中一个页面,还不如辅助读者选择其想阅读的页面。--Starcopter留言2024年9月13日 (五) 17:58 (UTC)[回复]
@Starcopter辅助读者选择其想阅读的页面的意思是连至消歧义页?--Factrecordor留言2024年9月14日 (六) 08:32 (UTC)[回复]
若认为应直接重定向,便需要说明结论是唯一、不存在歧义。不需特意撤销消歧义页面,因为这是可提供信息的辅助性页面。--Starcopter留言2024年9月16日 (一) 17:46 (UTC)[回复]
我觉得如果香港保卫战是“香港沦陷”的最常见所指,或许在条目上方加上类似以下模板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反如果“香港沦陷”一词可以同等指两者,那么可以考虑使用平等消歧义。--Wengier留言2024年9月14日 (六) 01:05 (UTC)[回复]
单说沦陷指的应该是被攻占的动作(相当于fall),但是放到语境里面也可以指状态(相当于occupied)。《现代汉语词典》:沦陷:“(领土)被敌人占领;失陷:~区|国土~。”失陷:“(领土、城市)被敌人侵占。”《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丧失疆土。《南史·卷四·齐高帝本纪》:‘而世故相仍,师出已老,角城高垒,指日沦陷。’唐·元结《请收养孤弱状》:‘如前小儿等无父母者,乡国沦陷,亲戚俱亡,谁家可归。’”其实不好说“沦陷区”“乡国沦陷”指的是动作还是状态……至于和平移交,两部词典都没有强调军事夺取。中共所称“北平和平解放”国府亦谓曰“北平沦陷”。不过那个是兵临城下了大概也能算作武力吧。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9月14日 (六) 02:09 (UTC)[回复]
状态似乎应该是动作引申出来的。两部词典列出近义词“失守、反义词“光复”,应该是动作没有疑义。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9月14日 (六) 02:17 (UTC)[回复]
我突然想问,香港从大清手里被英军占领算不算“沦陷”?--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9月14日 (六) 18:12 (UTC)[回复]
就我个人意见和感觉来说香港在中英之间的过程好像都不太能用“沦陷”这个词形容,但我也说不太清楚。--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9月14日 (六) 18:19 (UTC)[回复]
相比起香港,以相似的观点,海参崴、外东北、唐努乌梁海的情况就更接近沦陷,俄军当年采取屠杀手段移除当地的大清人口。--Starcopter留言2024年9月16日 (一) 17:53 (UTC)[回复]
外东北和外西北吧,还有日占的台湾,都发生了战争。--Wengier留言2024年9月17日 (二) 05:42 (UTC)[回复]
《南京条约》和《中英联合声明》好歹也是正式条约,将此二事指为“沦陷”,作为吾等的个人意见则可,但作为条目名称或重定向则欠妥。愚以为该词只能在香港保卫战/香港日治时期勉强使用,因为当时日军确以军事手段且无割让条约的情况下强取。然而,即使是内文提及此段历史之语句,除非直接引述来源,否则亦应避免使用此词。--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9月15日 (日) 03:18 (UTC)[回复]
“大陆沦陷”也不会重定向至“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沦陷”最接近“香港保卫战”,也不适宜分立条目,那就重定向至彼如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9月15日 (日) 10:29 (UTC)[回复]
不认为适合拿“大陆沦陷”也不会重定向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香港沦陷”来作直接比较,除非君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的香港占领地在客观上是相同性质的政权。--Starcopter留言2024年9月16日 (一) 18:02 (UTC)[回复]
不过有时候带点幽默应该也没什么,总之是善意的、大家都明白就好,也不用过于认真。--Wengier留言2024年9月17日 (二) 05:36 (UTC)[回复]
不是吗(
当然正经来说,这无关政权性质;既然没有“沦陷”事件本身条目,那最接近的条目通常是导致事件发生(甚至亦有描述事件本身)者。就此案例而言,“香港保卫战”确实更适合;该条目亦有针对香港沦陷于日人之直接描述。——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9月17日 (二) 09:51 (UTC)[回复]

1月1日至12月31日等数百个条目的内容议题(内部链接/引用/字词使用)

[编辑]

我只陈述部分页面看到的现况

  1. 重复内部链接。
  2. 引用
  3. 字词
    • 繁简议题,全称和简称,繁体和简体。部分页面可以注意到混用,"显示效果上的混用,非原始码的混用"

针对上面状况提起一些意见,从比较没有疑义的列至比较有疑义的,也请注意因为数据量和页面数量庞大,不要刻意"提起难以执行及无法简单维护的方案",这会增加过重的维护成本

  1. 内部链接的处理,除依照MOS:DATENUM的精神全面移除年月日等日期内部链接外。其余国家/职业/事件/单位等内部链接,在同一页面全部以链接0至1次为限。
  2. 来源的处理,旧的资料(2024年9月14日前)暂不要求列明,被要求补充来源(cn等性质针对句子本身而非章节或页面的模板)者,30日后没有补充来源移除。新产生的资料,或曾经造成争议(包含但不限于设置cn性质来源请求的模板、反复撤销)的资料若未列明则移除。
  3. 繁简的议题
    • 全称与简称的惯例是,第一次提及可以使用全称,后续可以使用简称。照这个精神,全部使用全称或者全部使用简称(第一次提及时例外,使用全称)可能较为合理
    • 繁简议题,显示效果上的繁简议题,最主要的常年争论是台和台,如果2种混用,原则上用台,但如果遇到争议,作为个案个别讨论处理。

上面的文字并未包含没有发现到或目前还未想到的问题--Rastinition留言2024年9月14日 (六) 23:47 (UTC)[回复]

能否援引维基百科:扰乱性编辑的论述处理法轮功相关条目和其编写者?

[编辑]

如题。如果可以的话,我就把某些编者的实际破坏行为整理一下。

我真的不想碰这个了,我已经被维基百科的讼棍折磨到了,忍了三个月看到社群又开始讨论,于是翻了各种方针和指引找到了这个。

--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9月16日 (一) 16:02 (UTC)[回复]

乌克兰地名中乌语译名的用法

[编辑]

以前的乌克兰地名讨论的焦点是条目名,大家援引的是Wikipedia:命名常规,讨论的结果只是适用于条目的名称。现在条目名对应的乌语译名或俄语译名是作为重定向的。我不知道重定向在其他页面的使用是否有维基方针指引,有的话请指出。我的观点是重定向在其他条目的使用应该由维基编辑者来决定。另外,如果现在条目名是俄语译名的话,特别是在列表中鼓励使用“乌语译名(俄语译名)”的格式(例如:[这个历史版本])。请大家来讨论一下!!@Ericliu1912 @MykolaHK @The3moboi @微肿头龙 @TeddyRoosevelt1912 @超级核潜艇 @BigBullfrog--万水千山留言2024年9月17日 (二) 08:06 (UTC)[回复]

(!)意见:鉴于现在还是俄语译名比乌语译名常用(例如 罗夫诺vs里夫内),在其他条目中的使用应尽量统一使用常用译名,至少省会城市应该保持如此。如果一个其他条目中同时出现“罗夫诺”和“里夫内”,个人觉得需要编修、统一为更常用的。比如下边一段话,“2020年7月18日经乌克兰行政区重划,罗夫诺州辖下整并成4个区,里夫内区的面积显著增加。罗夫诺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市内有里夫内国际机场。”不别扭吗?在列表中使用“乌语译名(俄语译名)”的格式也不好,我不反对并记,这可以给读者新的信息;但常用译名应该在前,不常用译名在括号里。以上是个人看法。--超级核潜艇留言2024年9月17日 (二) 08:40 (UTC)[回复]
WP:NOTBROKE有说过不必修正重定向,但也说了“除非可见文本内出现“贝拉克·奥巴马”的确更为恰当。”。使用常用名是非常恰当的情况,否则的话条目的移动就没有意义了。另外,不赞同“乌语名(俄语名)”这种方式,应仅放常用名或“常用名(又译名)”。把别名放在括号里应该属于常识。在俄语名仍为常用名的当下,乌语名应待在括号内。--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17日 (二) 08:44 (UTC)[回复]
既有管道链接固无须修正,鼓励使用非现行标题则大可不必,甚至有游戏规则嫌疑。——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9月17日 (二) 09:37 (UTC)[回复]
对上面的发言一起回应。乌克兰地名译名的争议在中维里远未停止,在最近的将来如果有新的发展或证据出现的话讨论还会浮出的。虽然现在常用名支持者占上风,但乌语译名支持者也未消失。再说常用度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一旦出现变化的话,就会有人提出话题来的。
关于在其他条目中使用问题,能尽量统一使用当然是最好的。但是从之前的讨论结果来看,其实很多个乌语译名都是译名词典里的,因为常用度而未被作为条目名。但是我觉得这些乌语译名完全可以在其他条目中使用。参照海参崴条目,那个条目里本身两个名称的使用就未统一的,更不用看其他条目里的用法。这个情况还可以跟英语中的英式用词和美式用词(如labour和labor)相类比。这个不能用禁止使用某种译名的方式来执行,必须意识到今后一段时间乌俄两种译名共存的现象。而这就是我建议两个译名并记的做法的理由。
但如何并记,一般来说我会支持“常用名(又译名)”的格式,但在乌克兰这个特定情况下,我还是建议“乌语译名(俄语译名)”的格式。这样的话能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括号内的是俄语译名。因为有时候乌语译名是常用译名,但也会有需要标注俄语译名的情况出现。如果用“常用名(又译名)”的格式的话,读者就不太容易知道哪个是乌语译名,哪个是俄语译名。(这跟我以前提出的条目首句用“<乌语译名>,又按俄语名译为<俄语译名>”的格式是一致的,参见User:TuhansiaVuoria/命名常规 (乌克兰地名)。)
至于游戏规则的说法,我上面说过了,命名常规仅适用于条目名,请不要任意扩散至其他情况。况且现在有人一味回退别人的编辑的做法也值得商榷(当然如果我有做得有争议的动作的话我也会检讨)。一味回退乌语译名的做法有禁止言论自由的嫌疑,这并不是维基固有的自由精神。维基不是要做“大一统”,而是提供各个角度的看法,让读者自由选择。--万水千山留言2024年9月17日 (二) 12:47 (UTC)[回复]
WP:言论自由,别动不动就抬出言论自由这玩意。如果只针对命名常规的常用性,常用性可以以后再跟进,但有些情况是现在不是时候。至于其他条目正文用名的话,一般没必要跟着改,这也是移动保留重定向的作用。——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9月17日 (二) 13:59 (UTC)[回复]
如果未来乌语译名成为常用名那自然会逐步替换为乌语译名,但这件事情现在还没发生,我们就不必超前大规模采用。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再提不迟。还有,别把带有“别涅列”之类的译名划归作“俄语译名”,没有来源说明用这些字是依据俄语来翻。
另外,有必要明确何为“有来源的乌语译名”。如果仅考虑工具书/专业译名网站,“米科拉伊夫州”之类的应被淘汰(论常用度也轮不上)。如果定义为“有来源用过”那就属实无底线了。而且很多时候条目内原本的文字是常用名(俄语名),却被一些编者替换为乌语名,此时怎么不说使用俄语名是“言论自由”?维基百科不是要做“大一统”,但也不是用来推广乌语译名的工具。
对于并记,没有必要为乌克兰语开例外,“常用名(又译名)”就是最正常的表达方式。其实各位编者没有必要为俄式译名感到难受,一国地名使用他国语言翻译也不是没有,比如德国的巴伐利亚就不按德语译作“拜恩州”(你在《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下称“大辞典”)和《世界地名译名词典》(下称“词典”)只会看见“拜恩”而不见“巴伐利亚”)。又比如乌克兰/俄罗斯的克里米亚按上述工具书及中国地图出版社于2023年所出版的乌克兰地图(下称“地图”)均为“克里木”,但英语译名“克里米亚”显然更常见,也无人对此表达不满。如果有人可以接受“克里米亚”却不能接受“罗夫诺”那我只能说双标。所以说,跟着最常用的就行,不必将俄式译名视为眼中钉。
最后,许多乌语译名确实出自工具书(主要为大辞典)。但其实我对大辞典颇有疑问。依据此来源[8]介绍,地名大辞典并不具有权威性,其所推荐的译名与国标等其他标准有冲突。而词典几乎完整继承了大辞典的所有问题,仅对个别例子进行纠正,相信Tuhansia阁下应该在自己的讨论页看过了相关投诉,所以我对大辞典所推荐的乌克兰地名译名规范性有很大疑问,更遑论大辞典内的乌克兰译名用字规范根本是一塌糊涂。
此外,词典较大辞典所新增的乌克兰地名是100%完全按照俄语翻译的,比如格尔马科夫卡,这与地图几乎一致(全盘采用俄语)。所以我觉得在乌克兰地名方面恐怕词典的规范性更低。说到底,上述词典毕竟只是工具书,我们还需观察现实使用情况。现实就是,在乌克兰地名上,权威来源如新华社完全不采纳两本工具书的建议和规律,大众方面也没人在乎这两本工具书(比如据谷歌结果显示,Авдіївка的各种译名里“阿夫迪伊夫卡”是使用频率最低的,甚至低于野鸡译名“阿瓦迪夫卡”)。在乌克兰地名上已经有很多条目为了尊重乌语而舍弃了常用名,选取了大家都能接受的大辞典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然而就是这样还有些人要挑三拣四,非要从各个角落里拼凑出自己认为的“乌语译名”(如卡姆扬卡问题),我认为很不应该。--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17日 (二) 14:02 (UTC)[回复]
您说了一大通,还是把这个讨论当作条目名的讨论。所以我就不再一一辩论了。
我们可以不能把在别的条目中现有的俄语译名换成乌语译名,但也请不要把新增的乌语译名换成俄语译名。那好吗?让乌语译名和俄语译名和平共存。另外如果您不接受“乌语译名(俄语译名)”并记格式的话,那两种并记方式都可使用,请对方不要修改另外一方的并记格式。行吗?--万水千山留言2024年9月17日 (二) 15:32 (UTC)[回复]
针对“我们可以不能把在别的条目中现有的俄语译名换成乌语译名,但也请不要把新增的乌语译名换成俄语译名”我可以接受,但仅限于工具书有记载的译名,如“切尔尼希夫”、“卢汉斯克”,但不能接受“哈尔基夫”、“米科拉伊夫州”(这个比较例外,对于不常见地名要用就随便吧,但这个州还有几个区和市镇应用“尼古拉耶夫”)。针对“那两种并记方式都可使用,请对方不要修改另外一方的并记格式”个人认为不妥,常用名优先是常识,不能为乌克兰开例外。--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17日 (二) 15:53 (UTC)[回复]
(~)补充:我当然不会蓄意去大规模修改“哈尔基夫”等译名,但如果看到了还是会改,而且不赞同刻意用-{}-去打断转换。--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17日 (二) 16:02 (UTC)[回复]
但如果是新增的话还是请不要修改。有时用了-{}-刻意去打断转换是因为以前在“乌克兰地名”转换组里有人加入将乌语译名强制单向转换为俄语译名。现在这些转换规则已清除了。但要注意有时这样可以阻断转换是有原因的。--万水千山留言2024年9月17日 (二) 17:16 (UTC)[回复]
我觉得还是包容为好。我甚至有点预感,再过十年我们反过来看这个讨论的话,不管那时结果如果,都会觉得当初没有必要来花那么大的精力来讨论这个的。--万水千山留言2024年9月17日 (二) 17:20 (UTC)[回复]
还有,不能接受将带有“列涅别”等字的译名视作“俄语译名”,除非可以证实确实不是依据乌克兰语翻译。--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9月17日 (二) 15:57 (UTC)[回复]
这个不是一两个人的意见,请您参考(当然您也一定看过了)@BigBullfrogUser:BigBullfrog/乌克兰地名译名用字总结。里面提到:《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中同样有许多译写作“列”的例子,不过“列”很可能是将乌语的“ле”按俄汉地名译音表“ле”给译写了,或是采用了俄语译名;就乌语“е”的发音而言,该字母组合应该对应俄汉地名译音表中的“лэ”,译写作“莱”。因此基本可以判断,带有“列涅别”等字的译名视作“俄语译名”(不过要注意“涅”字,其为乌语音节нє的译字)。--万水千山留言2024年9月17日 (二) 17:07 (UTC)[回复]